他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股票融资怎么办理,钱钟书先生称他为“旷世奇才”。
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金庸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文化学者许嘉璐说,“一千年后,就像人们谈杜甫、李白那样谈到饶公。”
学术界称其“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
饶公自己呢?淡然一笑,“呵,大师?我是大猪吧(他的家乡话,‘大师’与‘大猪’谐音)。”
1
1917年8月9日,饶宗颐出生于粤东古城潮州的一个名门望族。
饶宗颐曾在《我的家学经历》里自述:“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
小饶宗颐的“游乐园”就是父亲在家乡所建的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
天啸楼
“天啸楼”藏书数万册,这位“神童”徜徉其间,文史典籍早已烂熟于心。
14岁那年,完成潮州城南小学的学业不久,刚上中学的饶宗颐作出一个颇具勇气的决定——退学。从此以后家里的藏书楼便成了饶宗颐的课堂。
在成名后,曾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成为这样一个“超级大师”?
他说超级大师不敢担,但是能有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上大学,“因为大学能够学到的只能是一两个门类,但是父亲给我打开的天空、建立的基础是无科不修,按照中国传统的做学问方法,其实是文史哲相通,文中有史,史中有哲,哲中有文。”
16岁那年,饶父突然撒手人寰,而母亲在他两岁时就已过世。身为长子,饶宗颐放弃入大学的计划,处理家中事务。
“那时候,(父亲)留下庞大的财产与大批书籍,在这两者之中我选择了书籍。”“做学问是文化的大事,是从古人的智慧里学习东西。”
1935年,应中山大学校长之邀,这位年仅18岁、初中肄业的才俊被破格聘入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
他几乎看遍馆里收藏的地方志。这段编纂经历,对于他后来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构建,起到基础性的影响。
2
1938年,广州已为日军占领,中山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澄江。身为中山大学研究员的饶宗颐打算绕道香港前往云南,不料途中染上疟疾,滞留香港。
饶宗颐后来常说留在香港是他命中的缘分,因为那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场大病,他的命运从此发生转折。
在香港,饶宗颐的研究视角得以进一步拓宽,亦有更多机会与世界各地学者交流。前往日本考证甲骨文,赴印度研究梵文,远渡重洋去法国研究敦煌学……每到一处,饶宗颐都致力于开拓学术研究的新天地。
1962年,法兰西汉学院将“儒莲汉学奖”颁给了饶宗颐。这个奖项被誉为“西方汉学的诺贝尔奖”。由此,饶宗颐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为“甲骨五堂”。
七十年代,饶宗颐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和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共同出版重要著作《敦煌曲》,书中利用敦煌出土资料,全面探究敦煌曲子词的起源问题。
此后,他又独立出版《敦煌白画》一书,专研散落在敦煌写卷中的白描画稿,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白。这两部著作的问世,奠定了饶宗颐在敦煌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3
饶宗颐先生的研究领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等十三个门类,他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仅《20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十二卷,就达1000多万字。
他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六国语言文字。其中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在其本国亦少有人精通,而饶宗颐先生以中国人却能通乎异国“天书”。
2003年他捐出自己大部分的藏书,在香港大学建成饶宗颐学术馆。
2008年,时年91岁的饶宗颐(右)和时年97岁的季羡林握手
饶宗颐经常说,“我来不及看书,来不及烦恼”。
他风趣地把自己比作知识海洋里的“两栖游物”,“我一天的生活,上午可以在感性的世界里,到了下午说不定又游到理性的彼岸上,寻找着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天地。越是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没有人涉足的地方,我越是想探秘。”
他常对人言,做学问和做人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常心态,要“守株待兔”,不能急功近利。
积极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够找到兔子,而我就靠在树底下,当有兔子过来的时候,我就猛然扑上去,我这一辈子也不过就抓住几只兔子而已。
此前,由于华为Mate60系列和Pura70系列的持续热销,苹果iPhone15系列销量受到不小的冲击。为了提升销量,苹果iPhone15系列通过降价实现了销量的增长。如今,三星手机有样学样,除了对三星S24系列的价格做出下调以外,在老旗舰机型身上同样是动作频频。小编发现,在第三方平台,三星昔日旗舰机型三星S22的价格从4999元跌至1800元,从高端市场跌至低端市场,沦为了标准千元机。
他精通古琴,还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他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
饶宗颐的画
70岁前后,饶宗颐画风转变,不论山水人物及花鸟,都突破古人的规范,纵笔自如,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
至90高龄,创作力依然惊人。
在敦煌风格的绘画上,发展出一种使用其独特苍劲老辣的笔势绘写敦煌壁画的画意,不求其形似,而神韵直追北魏、隋、唐,为敦煌绘画开了一个新的路向。
饶教授同时也是诗人,他的名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体现了一种超凡脱尘的“单纯”和“自在”的大智慧”。
他曾经在采访里袒露心声:
“我不敢把自己放大,我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
“不敢写自传,没有可传之处,一切还在追求中。”
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已经百岁高龄,饶宗颐并没有忘记肩上的重担,仍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吁。
饶大师的一生都围绕在“艺术”和“追寻”路上。
这种终身保持谦逊和追求永不止境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股票融资怎么办理。